我的這個行業在年前一定會非常的忙,也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客戶的問題還蠻多的,前天一個客戶的家中鬧家庭革命,原因是客戶女兒大學畢業後想要去國外做志工並且藉由這個拓展人生的經歷,這一次她可是要成行前才告知全家人,這與過去她好女兒的形象可以說是大逕相庭,哥哥眼見雙方僵持不下,所以才傳訊息給我求救,隔天早上我就去客戶的公司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只見董娘一看見我就開始哭哭啼啼,訴說兒女的不是,董事長則是沉默不語,但就我對他的理解應該是非常的光火且不能接受,有人常問我危機處理的守備範圍有多廣??這類型的問題對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於是在客戶的請託下我就找妹妹出來喝咖啡聊是非了。
我只給客戶需要的,而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如果是要我勸女兒留下來,這種事情我是做不出來的,我約妹妹出來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看看她的志工規劃是否有什麼值得疑慮或要改善的,充其量我只是希望她在完成人生夢想之餘,可以保護好自己,只見她很主動且積極的應答我所有的提問,這個一問一答就花了兩個小時,在我確定她的所有相關計劃及配套都可行的時候,她問了我一句話:『周大哥你不問我為什麼嗎?』,我只笑笑的說妳如果要講妳自己就會講,妳若不願意講的話那我說再多也無謂不是嗎?她的答案讓我非常的訝異,原因只是她不想怨恨她的父母。
這孩子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寶寶、好學生,父母說的什麼她都會遵從,跟她的兩個哥哥比起來,女兒總是貼心的跟在父母身邊,但也因為如此,她的人生只有在經濟上面是無缺的,但就我看來她其餘的人生都是在被別人安排,她大三那年既然還被媽媽帶去相親(這件事我至始都是持反對意見,到現在還是!),她也是默默的接受,二十幾年的人生中,能做主的次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她給我看她的存款,這些錢都是從她求學時期私下打工和從生活費中扣下來的費用,所以這一次她沒有打算要靠父母的支援來完成她人生的夢想,她如果配合客戶的安排,那就是進入公司服務,再來就是陪著哥哥一起繼承家業,她的人生也就因此被定型了,如果她這一次再接受父母的安排,她擔心的是她會對父母的愛越來越少,因為那種干涉與控制,實在是非常的嚇人,這其實也是很多父母的寫照,我聽了以後就包了一個紅包給她,算是補貼她的出國費用,並且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我覺得妹妹已經長大了,我現在還沒有去客戶回報這件事,但我在這個案例中看到很多年輕人的無奈與壓迫,但我希望此時在看文章的你,如果有類似的問題,其實可以去思考以下的幾個思維:
一、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永遠沒有長大:
最近在看一位中國作者寫的書,書中提到父母要插手孩子的婚事時,總是會有以下的兩句口頭襌:
孩子不想要結婚,他們都會說:你年紀到了,要結婚啦!
嫌孩子的對象差,他們都會說:你年紀還小,看不清楚!
這兩句話其實是很有問題的,而且標準常常變來變去沒有一個標準,這也讓現代的年輕人很困擾,說穿了這就是父母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只是他們不太會包裝心中的那股掌控欲,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我們永遠都是那麼的少不經事、永遠的需要他們呵護,所以不要想在父母前面證明自己是否能夠獨當一面,並且時時尊重他們管你的權利,因為這是一種天性不是嗎?
二、在父母的心中,干涉與關心分不清:
我的母親以前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在我結婚前其實也歷經了一番不小的波折,但我始終認為在長輩的心中,他們並沒有像我們這一代那麼的思想開放,所以在很多的表達及行為上面也不會如我們預期的那麼前衛或好溝通,他們其實分不清楚什麼叫關心、什麼叫干涉,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心中的感覺說出來,而且隨時保有說不的權利,拒絕其實不是一種話術,拒絕其實是一種協商溝通的技巧,藉由拒絕來劃出彼此的界線,久而久之父母自然就會從這些事件中慢慢的理解並且讓步,但先說這個過程不會太好過,但只要你堅持那一定就會有效果。
三、要他們不管事,除非他們沒了呼吸:
父母對孩子的愛其實是一種天性,哪怕我的兒子現在六歲了,我仍會習慣半夜進房看他被是否有蓋?所以要父母不管事,除非他們沒有了呼吸,否則正常的父母是不會不擔心孩子的,我提醒妹妹一定要把所有的內容告訴父母,並且要把聯絡的方式、地點說明清楚,現在有網路的加持下,那個便利性其實是很好的,所以只要定期的聯絡及分享心情,父母的擔心早晚都會成為驕傲及祝福,但重點是要主動串起這關係的連結,父母最怕的除了安全之外,他們更害怕的是被兒子排除在將來的人生規劃上,給他們參與感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四、爭取不是不孝,一昧順從才是欺騙:
給父母參與感不代表是他們說了算,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場,所以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甚至是爭論,但絕不要因為你想要回饋父母,然後牽就的交出人生的選擇權,這不是一種孝順,這反而是一種欺騙的行為,很多年輕朋友常會有這類的問題,在享受父母資源的同時又想要保有自主性,這就像我說的效果與後果一樣 每一個選擇都會有副作用,如果只想著要什麼都拿,那你就會什麼都拿不到,妹妹了解這個道理,所以花了三年半的時間慢慢的存錢,這也才讓她在最後的計劃足以成行,所以各位的糾結與夾在中間,重點不在於孝不孝順,重點在於你是否準備接受選擇後的代價與後果是什麼罷了,每一個人都有權做選擇,只是做了選擇仍在那痛苦與不甘的,你只是浪費時間罷了。
妹妹下個月就要出發,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她這個農曆年將會在非洲的某個村落度過,我們相約一個月網路上聯絡一次,也希望她一切順利,重點是我也會用這些角度來給客戶分析及建議,各位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呢?看看上面的四點,是否會不同的想法與做法呢?那就要看各位的選擇了,最後做個小總結:
一、父母關心是天性
二、不做選擇是你懶
三、順從不是你孝順
四、過好才是真回報
我是Hans,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