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真的不能做壞事,今天早上終於恢復運動,好不容易從健身房脫身的時候,竟然在早上八點的台北街頭遇見我的學生,重點他還是住在新竹,正巧今天早上要去參加一場講座,世界有時就是這麼的奇妙,連閒晃都可以遇見熟人!告別學生之後我去便利商店買了一杯咖啡,想說就這麼悠閒的一路晃回家,沒想到竟然遇到了跟今天主題相關的狀況,昨天正巧是金鐘頒獎典禮,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獲全勝,我是沒有還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但從很多報導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把人性中的張力拓展到一個極致,但其實想想,每天我的工作都是在跟人性打交道,是否也會跟劇中的人物有相同的想法與經歷呢?改天看完再來跟分享我的心得。
話說我正喝著咖啡走過郵局時,我看一位身障朋友坐著輪椅在領錢,沒想到她的皮包掉在地上,以她的狀況是無法撿起那個皮包的,而那皮包也因為掉落裡面的錢也掉了出來,一疊千元大鈔就那麼的露了出來,各位猜一下我會怎麼做呢?我第一個動作是想趨前幫忙,但那位小姐看我的眼神是充滿『防備』以及『不友善』的,一副你想要幹嘛的表情,說實在話那還真有點讓人不舒服,先不說過程,但結果是我仍幫忙她幫東西撿起來,而那位小姐從頭到尾都是板著臉然後也沒有說謝謝,普通人或是在看文章的各位心中是否會有一些OS或情緒呢?這就跟今天要介紹的書有關。
之前我有介紹過第一集,這一次則是第二集,這一本比上一本來的深入一些,簡單來說是沒有那麼的好讀,所以想要看這一本之前,我會建議各位買第一集來看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我之前寫的介紹文:
體驗人性不需要很長的時間,通常人性最黑暗的那一面都是會在最短的時間表露出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人性是可怕的原因,但人生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互相,人生很多時候是單方面的輸出,一切都是取決於自身的選擇,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其實都是在呼應自身的價值觀,所以如果我們都是以預期他人回應或回饋的話,我們將永遠陷入背動,這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做起來,還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我先來說說書中幾個不錯的觀點,最後再來說說我是如何處理早上遇到的狀況:
一、習得無助感的實驗 1 – 讓我思考人性為什麼會那麼極端?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E.P Seligman 用了三隻狗做了一個實驗,三隻狗分別遇到各別不同的狀況,狀況如下:
- 第一隻狗:不經任何的訓練,綁了一陣子就將其鬆綁。
- 第二隻狗:綁起來之後給予電擊的剌激,但會訓練狗推動拉桿停止電擊。
- 第三隻狗:綁起來之後給予電擊的剌激,也會訓練狗推動拉桿停止電擊,但這拉桿只是個擺設,意思是永遠無法停止電擊。
當這個實驗停止後,第一隻及第二隻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正常,但第三隻狗則陷入了嚴重的消沉抑鬱症之中,因為牠發現無論牠如何的努力都無法改變當下的處境,無論是動物或人,只要遇到類似的狀況,通常都陷入極度的絕望之中。
這讓我思考當下這位小姐的反應,我們常會因為自己的熱情而無意識的傷害了對方,因為通常大家只會看到那掉落的皮包,但大家卻沒有看到那位小姐是坐在輪椅上面,行動不便也許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她的社交生活也許並不如我們一樣那麼的開放,那麼如果這位小姐真的如這個實驗中那第三隻狗狗一樣,無論她如何的努力都無法改變她的現狀時,她的表情不善和自我防衛,是否就是一個合理的表現呢?再來就是如果我在行動前有考慮到這個的時候,我是否就可以調整自身的方式以及事後對她行為的理解呢?我們常常只想要做,但卻沒有思考這個幫忙是否真的解決掉當事人的問題,這一點也是我在工作上常常會遇到的問題,這的確是一個不容易察覺而且很普遍的現象。
二、習得無助感的實驗 2 – 我是否要採取不同方法來予以協助?
實驗其實還沒有結束,但這一次只有針對第三隻狗,Seligman進到實驗的場所中,抱起已經放棄努力然後躺在地上忍受電擊的第三隻狗狗,越過柵欄將其牠放在沒有電擊的另一個區域,反覆兩次之後,第三隻狗狗就會在發生電擊的時候越過柵欄以避過電擊,這意思是一個無助絕望的受害人,也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學會改變環境的方法,成功克服環境制約的經驗會讓他們增加內心的控制感,增加他們生命的熱情和生活技能。
這種狀況常在我的工作中發生,也因為如此我都會找到三種以上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因為我不能真正的確定哪一個方法會是當事人所真正想要的,所以我不會堅持己見認為哪一個最有效,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所以反應也自然有所不同,我能做的就是提供所有的選擇然後退到一邊,給予當事人選擇的機會,讓對方知道他不是一個人、讓對方知道唯有他提出需求我才會出手、讓對方知道在這個當下他是安全無虞的,解決問題要用對方的角度出發,那是一種人性的需求,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忽略這個需求,正因為如此我們製造問題的速度才會比解決問題的速度快。
三、出手助人之前的準備 – 要出手幫助人之前先學會保護自己!
如果我一言不發的過去撿起皮夾,然後這位小姐大喴搶劫的話我該怎麼辦呢?這我曾經還真的遇過類似的狀況,所以這時候我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並且看準附近攝影機的位置,我這麼做其實是在做自我保護的動作,錄音可以顯示時間及對話的內容、而攝影機則可以反應出我的肢體動作,所以萬一對方反咬我一口的話,我就可以舉證來做到自我保護。我們常在網路上看到行善的事情,但卻很少人在說行善會有什麼樣的風險,行善的效果是讓你心情很好,但我萬一跟你說行善的後果是吃上官司你會怎麼想呢?我相信大部份人的反應就是哭地喊地,然說說人性黑暗之類的話,容我提醒各位,那是你沒有做好準備、那是你一廂情願、那是你自視甚高的結果,與對方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說到底…所謂的幫忙到底是真正的想幫忙還是想要滿足自我呢?這麼說很殘忍,但我勸各位要思考一下,因為人性還真的不如各位所想像的那麼美好,甚至比各位想像的還要極端。
四、幫忙完之後就是走人 – 我不在乎妳對我的評價甚至是誤會!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 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在我幫她撿起皮夾的時候,的確也經過幾個路人,說實在話他們也覺得那個場景很奇怪,理當來說被幫忙的人不會那麼的不自然才是,所以他們有足夠的動機來懷疑我這個看似在幫忙的人是否有其他不軌的意圖?甚至當我幫忙完走人的時候,他們仍在我的後面指指點點,各位知道我做了什麼事情嗎?說起來慚愧,我走過他們,然後舉起我右手的中指來表達我的『心情』,的確我是不成熟的,但說真的,每天被別人誤解及不被理解是個常態,所以與其花時間去糾結甚至是爭論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還不如去做別的事情比較實在,做正確的事情不一定會符合社會的常態,但我只做符合我內心價值觀的事,至於別人怎麼想,就像我的中指一樣,那就是去你的,我管你們怎麼想、怎麼說,我不在乎當事人、旁人對我的評價及誤會,人生沒有那麼多時間糾結,做做正事才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完我的心得後,我來說說我是怎麼處理剛剛那個狀況的:
- 假裝講電話然後觀察小姐是否可以處理
- 講完電話便打開電話錄音的功能做準備
- 觀察附近的攝影機並且設定行進的路線
- 拿出皮夾然後走過去旁邊的ATM來領錢
- 再出聲詢問她是否需要協助或代為撿起
- 出聲說我要幫她撿然後幫忙撿起錢及包
- 給她之後並給她個微笑然後快速的離開
整個動作其實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用書中的四個觀感來分享今天我遇上的狀況,提醒各位,自己怎麼看自己最為的重要,如果你的付出、妥協、合作、陪笑都是為了『換取他人的認同』,那你其實就只是個騙子罷了,人要學會面對自己並進而和自己相處,懂得自身價值的人才會有辦法與社會共處,否則一昧的跟團與湊熱鬧,你只是浪費時間罷了,這本書很有意思,推給各位,祝各位休假愉快!
書籍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429
我是Hans,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