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客戶公司遇到了一個怪事,有一位前來求職的小姐,先是履歷上的工作經驗時間前後不符,再來就是無法提供學歷的證明,最後在她的勞保投保紀錄上,公司的名稱跟履歷上的公司完全的不同,這一件事雖然後來處理圓滿,但在跟客戶開會討論的時候,我看見了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人喜歡處理事情的『快感』,好像只要有問題發生然後予以處理,便是一種有做事的表現,再加上結果沒有什麼損害的話,好像是大功一件,最可怕的是客戶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問題發生沒關係,只要有處理就沒有關係,既使結果不如預期,也因為大家『盡力』,所以也不好說些什麼,各位相信這種鬼話及邏輯嗎?
在危機處理的架構中,最後一步是『風險控管』,我們必須要在這個步驟中,去仔細的思考如何的建立預防復發的制度,執行案件最重要會是這個部份,因為就一個顧問的角度來說,問題是『不要發生』,而不是『予以處理』,所以我在會議中只講一句:『有問題的人為什麼還讓他來公司?』,一個連文件程序都無法完成的求職者為什麼可以來公司面試?如果在現場擦槍走火發生事情的話,不就是一個風險嗎?處理問題不是在拍電影,而且事前的預防絕對比事後的處理來的重要,我的理由是以下幾點:
一、預防重沙推,處理重解決:
風險的預防其實重在制度的設計,因此制度一定會比較全面,的確這只是沙盤推演,但現在網路的發達,各種事件的素材很容易掌握,所以就像消防演習一樣,設定各種情境及狀況,每隔一段時間便做演習,哪怕火災發生,人員也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而處理則都是當下的反應及選擇,所以那個速度是非常快的,環境再加上人心的不穩定,變數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當事人只能用他所理解的方式來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且最要命的是…還沒有什麼空間可以犯錯。
二、預防成本低,處理成本高:
預防的沙推或演練其實只有建置成本與時間成本,處理的成本就沒有那麼的簡單,如果事後涉及法律上的官司,那麼走法院及處理後續的時間成本將是無法計算,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預防的成本低,而處理成本是高的,以上述案例來說,如果求職者跑去申訴就業歧視,請問公司是否要配合調查?公司是否要花時間準備資料?公司是否有可能被裁罰?這些算一算,都會比事前以求職者沒有完成文件程序予以拒絕來的高吧,這個哪怕是小學生都可以計算出來。
三、預防風險低,處理風險高:
沙推的過程中,其實會運用到大量的假設,而在這裡討論的都還是屬於『尚未發生』的階段,所以風險其實是低的,而且最大的好處是隨時可以調整,但如果是在處理階段的話,光是一個潛在變數就會讓風險處在一個不可控的階段,而且風險通常是複數以上的存在,各位只要打開報紙就可以看到,很多問題常常會連環爆的原因就是當事人從一開始接手處理的時候,就已經陷入被動的位置,正所謂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哪怕諸葛孔明再世也是只有捱打的份,這個時間如果再加上決策的錯誤,那風險只會無限的往上加,而且問題是很難止血及解決的。
四、預防選擇多,處理選擇少:
沙推說穿了其實也可以說是幹話集,通常提出來的十項中只會有一項被採信,但這會讓成員們有機會挑戰更多的可行性,有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在天馬行空中突然出現的靈感,且由於沒有時間上的壓迫性,成員們的想法會更放鬆,選項就自然會變多,但現場處理問題的時候,大部份的人是會害怕的,而且當下只想要脫身,因此選擇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看到這裡,還會覺得沙推及風險控管很無聊嗎?
不是每一次的事件都要開啟『戰意無雙』的模式,不要以為人生跟電動一樣只要放大絕就可以過關,更不要以為你處理完後就可以像一個英雄一樣備受重視,別忘了老闆是世上最會秋後算帳的生物,如果你哪天處理不到位的時候,那個結果絕對會比你想像中的嚴重許多,最後做個小總結:
一、問題在於預防
二、沙推成本便宜
三、解決成本昂貴
四、你不是鋼鐵人
我是Hans,我們明天見!